舌尖上的数字革命:海底捞如何用技术守护消费者用餐安全

admin1个月前未分类30

以前海底捞食品安全员需要在一叠纸质清单上逐项进行标记店内的食品安全事项,并将结果逐级上报,如今只需按照手机推送的任务清单处理即可。海底捞“主体责任制”管理信息系统,使店内食品安全管理更加清晰明了,效率也显著提升。

海底捞食品安全员接受任务,并在指定时间内完成排查任务、提交排查结果,由店经理对整改问题进行复核后,提交“主体责任制”管理信息系统。据了解,该系统可根据企业食品安全检测的不同维度和优先级,进行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的数字化线上管理。

海底捞“主体责任制”管理信息系统将对食安信息做识别、分类和归集,并以“数字食安驾驶舱”模式,呈现海底捞门店食品安全数据的趋势与突出问题预警。这一系统的上线标志着大中华区运营的所有海底捞门店,现已实现日常、周度以及月度自检信息的全面数字化管理。

与此同时,海底捞的后厨也进行了升级改革,融入数字技术。在海底捞后厨配菜区,每份食材都配有一个RFID标签,即菜品身份证,放在智能菜品台上后,即可清晰显示菜品日期、重量以及供应商等溯源信息。

如果菜品出现问题,海底捞可以通过RFID标签实现快速溯源,找到出现问题的环节,比如是门店储存不当,还是运输过程中出现问题,或者供应链端的问题,追根溯源,并及时通知所有门店下架存在问题的菜品。

此外,海底捞自研的智能菜品台,通过包装芯片即可识别菜品信息,实现精准把控。从纸质清单到数字驾驶舱,海底捞以科技重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海底捞后厨的数字化改革,不仅夯实了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更为餐饮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做了典范。


相关文章

WAIC观察|仿真不稳、真机太贵?机器人数据最优解出现了吗

近期,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副教授、Physical Intelligence(PI)的联合创始人Sergey Levine在一篇文章中提到,“机器人数据训练,真实世界数据不可或缺”,引起了行业讨论。这一...

白发人与机器人活在同一屋檐下的时代不远了|海斌访谈

人到中年,不由自主地操心老年生活。今年36岁的邵天兰,是机器人产业链公司梅卡曼德的创始人和CEO。近期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他说自己60岁的时候,中国年轻劳动力将远少于今天的数量。届时,许多老年人需要被...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